专访都昌口腔协会总会会长暨华齿口腔医院总经理熊志勇
大海行船靠舵手,大雁南飞头雁领航,一个行业协会同样需要掌舵人和领跑者。熊志勇,看似陌生的名字,但在都昌口腔行业却如雷贯耳,作为都昌口腔协会总会会长,他亲力亲为,乐于付出,传授商道,提携人才,这些都是会员企业老总给予熊会长的赞许和评价。
2024年12月24日,我们专程奔赴上海,在徐汇区黄金地段,华齿口腔医院办公室见到了熊会长。熟知,他感冒几天,刚挂完点滴就匆匆赶来,可见他的雷厉风行和谦和敬业。
【访谈摘要】
记者问:你的理想生活是如何构图的?
熊总答: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,并得到丰厚的回报。
记者问:您喜欢哪种运动休闲?
熊总答:露营、垂钓、越野。
记者问:您最信奉的一句格言是什么?
熊总答: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,成就别人不能成就的,坚持就有希望。
记者问:最崇拜的人物是谁?为何?
熊总答:父亲,他,善良、仁心、创新、求学、敢拼。
人物印象:
衣着夹克,朴素简约,中等个儿,体态矫健,诺诺善谈,都昌口音,但对行业理解和发展却敢于创新,独具匠心,构建行业标准,领跑成就标杆。
访谈的话题自然而然地从都昌口腔发展历史开启,因为这是一段自带荣光的骄傲。
【追本溯源,不忘初心,变革创新】
“万千镶牙匠,皆从都昌出”。
都昌口腔始于康熙,兴于民国,盛于现代,已有三百多年历史,故有“中国牙医之乡”美誉。一个县,居然被冠之为“中国牙都”令人肃然起敬。
当年的牙匠可没今日这么风光和光鲜的。熊志勇和我们说到,都昌县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,乡民们自古以来便以副业为主,手艺成了主要的生计来源。而这里的镶牙匠,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崭露头角。都昌人不甘于贫穷,除了种田,石匠、篾匠、牙匠等手艺人到各地讨活谋生。
当时的牙匠集中在和合、大沙、大树三个乡村,农忙之余,要在生产大队抽签才能出去,因为耕田种稻是主业,镶牙是副业。那个年代没有身份证,外出要到乡里镇上打证明和开介绍信,否则就算非法行医,此外有的牙匠还要抵扣务农工分。村里上一辈的牙匠们就挑着担子,和温州拨浪鼓换货郎一样走街串巷,凭着手艺技能糊口,养活家人。
其实很多人未必晓得,镶牙是从金银匠中衍生出来的,打首饰,包金牙,要懂得做造型。镶牙的起源可追溯到清代,当时清康熙年间的铜匠已在都昌乡中活跃。他们不仅制作铜器,还巧妙地发展出了镶牙的技术。对于这些铜匠而言,镶牙的业务不仅新奇,更是能带来丰厚的利润。最初,为了美观,官宦家庭和富贵人家纷纷选择在牙齿上镶金,寓意着财富与地位。
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来说,有一口好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,还直接在乎美观,更是为了健康。在日常生活中,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、定期的牙科检查,才能更加拥有自信的微笑。于是大街小巷的口腔门诊就应运而生。
目前,有超四万都昌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口腔行业,有“八千门诊、四万牙医”之称,形成了独特的都昌牙医文化和牙匠精神。
【立足上海、做大品牌,引领行业】
说起自己的从业经历,熊会长说,他最佩服的还是他的老爸。
他的父亲也是都昌牙匠群体中的一员,也经历了那段挑担子的苦难日子,一家人的温饱不得已压在父亲的肩上。
当年父亲行走全国各地,疲于奔波甚是辛劳,辗转到了湖北宜昌就留下来了。父亲就凭借都昌口腔技能证书,开了一家个人命名的口腔门诊,告别类似游医的生计,算是合规经营,这才漂泊多年安稳下来。落脚的根由是父亲待人诚恳,镶牙手艺精湛,加上这里的乡里乡亲热心善良,信任他的手艺,老带新,介绍来做牙的络绎不绝,生意也就风生水起。
从游医到口腔门诊,单凭这一点,熊会长就佩服父亲有眼光,敢于创新。
正当客源不断,门诊口碑兴起时,门店要修建道路不得不拆迁,父亲却没有过分难过,他当时的考虑就比较超前思维,具有挑战性,宜昌虽然不愁上门客户,但毕竟是小县城有钱人不多,客单价低,有局限性,想借此换个城市再图发展。
父亲在地图上也画了一个圈,去上海,在国际大都市,金融经济中心,富人有钱人多,也舍得花钱做牙镶牙,于是1993年举家前往上海。
熊会长在上海的故事就开启了。在杨浦,刚刚从学校毕业的熊会长慢慢接过父亲的衣钵,开宗立派,创建了华开齿科器材经营部。上海毕竟是大都市,在口腔门诊管控上比湖北宜昌更严,打擦边球不是长久之计。到了1999年医师法颁布,口腔门诊的牙医必须要持证上岗,把口腔行业门槛提高了。1996年,新开的华开口腔门诊都是聘请了有正规医师证的牙医就诊。
这里熊会长有段插曲格外记忆深刻:当时上海牙防所的工作人员对开在隔壁的熊总开的门诊,瞧不上,不屑一顾,一个国营一个私立的。当时上海牙防所洗牙换牙都挤在一个偌大的房间,一排排,器材一个挨一个,患者没有私密性。而华开口腔门诊当时熊总就为患者着想,一人一诊室,最大限度保护隐私,每位就医的患者都有独立包间,私密舒适,客户就很信任,心里也舒服,放心认可。就此一点,前来看牙的客户排成长队,医生每晚加班到凌晨,有时甚至通宵。如此排队就诊,牙防所所长一看这架势赶紧前来取经求教,拍照效仿。
说到这点,熊会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,那就是正因为民间口腔门诊在器材设备、空间布局、医疗技术上不断革新和创新,引发国营口腔行业的提高和提升,从而推动了口腔行业产业链的整体创新发展。
之后,随着华开、华皓、华茂、华齿等口腔门诊陆续开业,到了2007年,门店越来越多就考虑品牌效益,于是就统一使用华齿这个商标,构建华齿品牌连锁,在上海的南京路、陆家嘴、徐家汇、京桥等区域共开了19家口腔门诊,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口腔大品牌。
2014年,公司运营朝着规范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等路径走向新三板。
2019年,经过几年精心运作和持续发展,聘请了申万宏源证券公司、北京银科律师事务所指导理顺股权结构,成为口腔行业新三板挂牌的口腔企业,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革新。
当然,华齿品牌只是在都昌口腔产业在上海的一个典范和成功案例,还有一大批都昌籍口腔品牌也做得风生水起。
上海口腔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,都昌籍口腔从业人员开设的实体店近千家,带动就业人数三万余人。拥有华齿、拜博、摩尔、圣康、华尔康、美乐、尤旦、中欧名冠、瑞伢美、艺和、猫头鹰等响当当的品牌。都昌口腔协会上海分会在都昌口腔产业规模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,有力推动了口腔产业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、连锁经营等方面的发展,助力都昌口腔产业做大做强。
【科技创新、构建品牌、做大产业】
小口腔成就大产业。
都昌是个千年古县,其口腔产业始于清朝康熙年间,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。全国各地有10万余都昌人从事口腔产业,遍布全国30余个省市超过1.2万家口腔医院诊所,创立了维尔、华齿、茂菊、摩尔、品凯、瑞都、华尔康、名冠等众多知名口腔品牌,拥有独一无二的庞大口腔产品终端销售优势,每年为逾千万患者提供优质口腔诊疗服务,年产值超百亿元,成就了蔚然壮观的“中国牙都”风景。
为了更好地抱团发展,近年来,都昌牙医先后组建了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苏、天津等15个省级分会。
2019年1月,齐心协力成立了都昌口腔协会总会,吸纳会员2000余人,有3083家口腔医院及门诊加盟,构建了“县级总会、省级分会”的层级联盟新模式。熊志勇,成为都昌口腔协会总会会长。
2020年1月,都昌县建成了华东地区第一所人类口腔博物馆,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。博物馆分上下两层,一层展示了人类口腔发展史和都昌口腔在全国的分布情况。二层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手段演绎现代口腔的科普知识和先进设施、现代手法在牙科上的运用。
2020年8月,口腔总会举办第一届全口可吸附性义齿技术交流会,协会成员100余人参加了交流会。
2020年9月,都昌县中等专业学校口腔修复暨椅旁数字化专业举行开班典礼,标志着都昌口腔人才培养基地正式启用。
2021年3月,都昌县芙蓉山工业园口腔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,总投资2.2亿元,可容纳20余家口腔企业入驻。
2023年以来,都昌县紧扣口腔产业“轴心”,以“三联三促”为抓手,聚力打造集“学、研、销、医、养、投”为一体的口腔产业集群,实现以产业招人才、引资金、带项目,持续擦亮“中国牙都”口腔人才品牌。
2024年12月28日,2024中国牙都·中部国际口腔博览会暨中国牙都·都昌口腔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江西南昌开幕。此次博览会以“数化万物,智领口腔”为主题,旨在聚焦数字经济与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口腔产业的革新与发展。
此次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顶尖口腔企业、科研机构、医疗单位及金融资本机构等,参展品牌数量260余家,采购商数量1000余家。
都昌口腔产业规模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,有力推动了口腔产业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、连锁经营等方面的发展,助力都昌口腔产业做大做强。
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的都昌口腔产业如初升的太阳,一个承载“中国牙都”的梦想正在路上。
【坚守初心、抱团发展、优化服务】
物竞天择。
当谈到行业的竞争时,熊会长语重心长。
目前都昌口腔行业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莆田系。众所周知,莆田系资本原来进入美容美业居多,自2000年,资本慢慢引入口腔行业。莆田系的打法很有套路:舍得花钱做广告宣传,大手笔做客户引流,低价策略吸引老百姓,比如广告单上说种植牙只要200元一颗,甚至推出第一颗牙免费等等噱头,但只要客户被引进门店再通过营销策略,再提高客单价,升单能力很强,资本的血性就是逐利,一旦发觉这个行业不景气或者不赚钱,立马关店转行。
而都昌口腔行业的生存法则与莆田系截然不同:都昌口腔门诊大多数是以家族为主,把口腔行业当事业来做一辈子,坚守初心,弘扬牙匠精神,为老百姓解决牙齿和口腔病痛为根本,凭手艺和服务赢得客户信赖,而不是投机取巧赚快钱。此外,协会会员企业也要走出去学习和提升,比如借鉴莆田系的营销攻略,大力宣传和推荐自己的口腔品牌。
作为口腔协会总会长,熊志勇还是看好这个行业发展前景的。
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,特别是对口腔健康的重视,口腔医疗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出现了显著扩张。数据显示,2023年,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59亿元,同比增长7.90%。预计未来几年,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,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。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、口腔疾病患者数量的逐年上升以及口腔医疗服务的消费升级。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200亿元。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牙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遇。为此目前价格战、采购集采等等因素影响是暂时的。
其次就是都昌口腔行业要抱团发展,单打独斗只会故步自封。早先,华齿口腔医院就推行标准化、规范化操作流程,在医疗安全方面,推出了国外先进的“四手操作”避免交叉感染的管控,并且毫无保留地推荐给会员企业来此借鉴和交流,提升行业革新发展。
面对万物互联和AI智能运用,熊会长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:AI+应用加速,“数智化”提升口腔企业的新质生产力。加快最新AI技术应用到口腔诊疗服务中,通过AI智能算法来智能分析口腔扫描结果,自动输出诊疗方案,医生可以根据AI的诊疗方案快速复核,大幅节省操作时间,降低沟通成本,让口腔诊疗体验更智能、更舒适。
当访谈快完成时,熊会长言犹未尽,他说,打心底感恩这个行业,作为都昌人感到自豪和骄傲,不仅在行业得到丰厚的回报,也为老百姓解决了口腔健康奉献绵薄之力,将坚守初心,尽心尽职为协会会员企业奔走,与时俱进,共谋发展,群策群力,唱响都昌口腔牙都品牌走向全国。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